ca88会员中心

促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助力教育改革发展

[2011/3/19]

  “加强教育装备工作,对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资源的均衡首先是教育装备建设的均衡……”

  “基于教育装备应用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对全国各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部门专家的采访中,“应用”、“质量”、“需求”是最频繁听到的词汇。同时,牵系在这些词汇另外一端的,则是“教育改革”、“教育均衡”、“素质教育”。这两组词语度量着2010年全国教育装备工作的重量。

  这些省份,既有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也有东南沿海富庶之地,却都不约而同地把教育装备工作与教育改革的重任铭记于心,付之于行。

  提升装备应用 给力教育改革

  [案例调查]

  2007-2008年农远工程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11年1月相关“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的填报数据为,平均每周使用6课时以上的设备占总设备比例约为90%。这说明工程建设的大部分设备平均每天使用1课时以上。数据还显示,每周使用16-20课时以上的设备有40%。这些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现状:农远工程建设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正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并发挥了共享优质资源,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电教和装备战线同志的努力。

  [举措思路]

  规划纲要颁布前后,各省广开思路、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要求。

  江苏省采取了四项举措构建新时期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工作架构。一是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优化教育装备配置;二是以活动开展为载体,提升教育装备应用水平。三是以研究培训为支撑,提升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能力。四是以机制建设为抓手,提升教育装备管理效益。

  不只是江苏省,河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提升实验室装备的应用效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据了解,首先河北省及各地市把装备应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河北省还完善实验教学考核工作。通过不断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推行实验室开放制度化,进一步提升完好率和使用率。目前不少地方做到了实验室“三开放”:全天开放、内容开放和对象开放。

  [专家观点]

  研究表明,教育技术装备有效应用需要几个条件:教学软件的适用性、硬件环境的可获得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及获得技术支持的便捷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与策略、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的空间。因此,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率需要出“组合拳”。相关部门要在教育部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团结全国电教战线、装备战线做好技术装备建设工作。

  ——中央电教馆馆长 王珠珠

  紧抓装备质量 各地奇招不断

  [案例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从种类、数量和创新性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教育装备也将逐步步入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然而根据教学仪器研究所与中国教学仪器行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和分析,部分传统教育装备质量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些下滑。教育装备质量问题的存在,有教育技术装备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质量意识问题,有标准不完善和执行不力问题,也有采购渠道及评审专家专业水平问题,还有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问题。

  [举措思路]

  近年来,国家及各省装备管理部门对于质量的控制和监管也积极尝试,屡见成效。

  山东省从四个方面保证教育装备质量的监管。一是严把入口关。规范教育市场,防止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禁“三无产品”、不合格产品、质次价高产品流入校园。二是实施《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系统》,通过管理软件系统,对全省中小学装备进行动态监督管理,随时掌控设备的使用情况。三是加强装备人员培训,在使用中监管装备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四是把装备质量及使用情况纳入年度教育督导评估内容。

  陕西省的做法是把教育技术装备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分离,由陕西省教育厅作为集中采购试点单位,负责全省大宗教育技术装备的政府采购。在招标实施中,选择熟悉教育行业需求、专业等级高的中介机构承担采购代理任务;积极与采购代理机构配合沟通,确保采购文件编制合理,评审程序周密、评审方法科学和招标公正公开;对于不同类别的项目,陕西省采购策略和采购方案都有所区别,并在供货时设置了交收检验、验收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采购需求。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表示:“教学仪器研究所和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要把2011年作为质量效益年。”

  [媒体观点]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学资源,是以实物方式呈现的教材,不同于通用的办公设备和工具,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所以技术装备的质量(安全性、科学性和耐用性)尤为重要。但教育技术装备品种繁多,价值相对低廉,市场准入门槛低,质量监控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政府采购的难度。教育装备质量事关师生生命安全、事关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更事关子孙万代、民族复兴。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积极作为,落实好企业引导监管、标准制定执行、政策保证招标和验收、完善质量监督体制等各项工作,教育装备质量才有保障,教育质量才有保障。

  协会搭建平台 加强企业引导

  [案例调查]

  教育装备企业是教育装备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据调查,目前在中国国内的教学仪器企业有上千家,但生产企业不足一半,真正达到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不足10%。目前,为基础教育提供产品的教学仪器设备企业,大多是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的会员。行业协会通过主办的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等活动服务会员。

  [举措思路]

  针对目前国内教学仪器设备行业教学仪器设备质量良莠不齐现象,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王长毅表示:行业协会采取了协会推荐“展会优质产品”和“优秀创新产品”并举的措施。同时,他鼓励企业树立创名牌产品和做现代企业的战略思想,学会“做事”、“做市”、“做势”,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做出名牌。同时,他认为教育装备行业要有核心技术,做学校教育装备和技术的引领者。王长毅还建议教育装备企业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校教育提供实用适用安全可靠的条件装备,这是时代赋予教育装备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企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源泉。

  [媒体观点]

  传统教育装备技术含量底,准入门槛低,很容易造成市场良莠不齐。面对中国庞大的教育装备企业群,除了做好服务者,协会等第三方组织也要当好监管者和惩处者,制定和推进相关行业标准,监督企业按照标准生产研发,对于申请会员和参加展会的企业实行严格的考核准入制,在媒体的帮助下对于不合格的企业、假冒伪劣的产品曝光,杜绝其流入教育装备市场。

  建设源于需求 教装发展看好

  [背景链接]

  规划纲要中,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提出明确的建设任务。例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等。规划纲要也为教育装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政策。在保障经费投入一章中,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到2012年教育投入达到4%的相关工作。

  [举措思路]

  2011年是规划纲要和教育工作会落实之年,也对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据了解,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继续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和图书馆标准化建设”,为各省教育装备工作作出整体指导。然而,各地教育实情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也需要分别对待,有所侧重。如何避免重复、盲目建设,行之有效地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是当前各级教育部门亟需考虑的问题。2011年,本报将持续关注各省按需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情况。

  [媒体观点]

  教育装备建设和配备过程中,教育需求是根本。符合教育需求的建设才能避免浪费、发挥最大效益。引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西安召开“贯彻落实全教会和规划纲要精神,推动教育装备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是技术装备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是对技术装备战线同志们的一次严峻考验”,要“深入调研,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创新机制”。

  【质量聚焦】

  齐抓共管提升教育装备质量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 党建伟

  编者按:教学仪器设备是重要的办学条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技术保证。而近年部分传统教育装备的质量存在一定程度不尽如人意的下滑。传统教育装备质量下滑的症结在哪里?应如何统筹和发挥各部门的力量,提升教育装备质量?本刊邀请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党建伟就此问题给出解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装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教育装备也将逐步步入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发展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仪器设备,如机器人、数字化实验系统、数码显微镜等逐步走进校园。然而,近些年来,学校及教育装备部门普遍反映部分传统教育装备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呈下降态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在教育部对企业不能行使管理职能的情况下,又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机制提升装备质量?

  装备质量问题的症结所在

  造成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相关部门管理缺失

  管理部门对教学仪器的生产缺乏管理。自2001年后,教学仪器的生产完全处于松散的、自由化状态,自由生产,自由发展,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生产完全自由化,不受任何约束。

  2.企业内部管理薄弱

  目前在中国国内的教学仪器企业有上千家,而真正达到较大规模的生产企业不足10%,大部分生产企业属中小企业。难以做到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控。

  3.市场环境催生低价产品

  稍有些规模的企业也想生产质量上乘的产品,但在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下,质量上乘的产品生存空间有限,质量好价格自然高,价格高买家少、市场小。

  4.采购需求方无权利,缺乏应有的指导

  购置教学仪器的经费多数来自各级财政部门,各级财政一般不把采购权交与学校。外行采购,采购到的产品未必是用户满意的。同时,政府招标采购也存在一些评价标准问题、分包问题、采购技术指标问题、评标专家问题、验收问题等。

  装备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由于教学仪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对教学仪器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管理,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督促行业协会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加强对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的监督。

  1.加强政府和行业监管

  提高教学仪器的产品质量首先应从源头抓起,由于教学仪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应实施以下管理制度:

  首先,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实行教学仪器生产市场准入制;同时,建立合格产品信息库,符合上述要求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被列入信息库,只有进入信息库的产品才允许进入学校。

  其次,实行新产品市场准入制,并应切实保护教学仪器生产企业的知识产权;新产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省级以上的教育适应性评价,并经教学仪器专业检测机构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并应严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一经查实给予严厉处罚。

  再其次,对教学仪器产品进行全面定期的监督检验,在全国范围内公布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或未参加检测的产品上黑名单,一律严禁生产、展示、销售,不得参加招投标。

  此外,教育部门应联合财政部门出台《教学仪器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范评分标准,杜绝低价中标;加大产品技术指标的所占份额;研究分包,提出合理分包建议。

  最后,加强学校的督导检查。发现不合格产品,要顺蔓摸瓜,摸清来源,严肃查处。

  2.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

  政府应加大对教学仪器标准化的投入,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要充分调动企业及各方面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标准制修订队伍中来,尽快出台有关通用标准,覆盖更多的产品,提升教学仪器产品质量。

  3.建立健全验收机制

  如何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多快好省地完成验收任务,这需要建立健全教学仪器验收机制。有的省已经建立起很好的验收机制,主要做法:从政府招标采购费用中预留运输及验收经费;集中放置地点,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采购到的产品进行验收检测;如果管理部门不能集中验收,应要求学校建立一整套验收制度。

  归根结蒂,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严格管理生产的源头,也要把控采购、验收环节,必须做到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需求略览】

  落实纲要各地在行动

  编者按:规划纲要颁布后,各省市纷纷制定本地区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规划。教育装备建设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的教育发展阶段和需求不同,决定教育装备建设策略的不同。本刊特约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湖南省和河北邢台市教育装备站专家,共同为读者展示各地根据教育发展需求进行装备建设的一角。

  湖南省:政策保障 稳步推进

  湖南省教育生产装备处 刘建新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是湖南省教育厅于2008年提出的,其总体目标是力争用5-8年的时间,即到“十二五”末全省一万余所完全小学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要求。预计将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成合格学校,总投资将达100多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约需投资50亿元左右。为贯彻规划纲要,开创装备发展新局面,主要将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做好合格学校建设教育技术装备督查指导工作

  在合格学校建设实施的下一阶段,面对的是6000余所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装备任务与压力相对较重。我省将继续强化督查指导力度,切实保障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2.部署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和图书馆建设

  我省将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扶持力度,争取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省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

  3.加强人才队伍和装备机构建设

  继续做好全省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同时为适应装备事业发展需要,积极调研省内外装备机构现状,优化装备部门人员结构。

  4.继续加强教学仪器质量管控

  建立教学仪器设备新、优产品信息发布推荐制度;加强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检队伍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加强招标采购、质检验收等环节的工作等。

  邢台市:调研需求 有效建设

  邢台市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站 祝卫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对照规划纲要的规划部署,邢台开展全市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调研活动,为针对地区教育教学需求科学地进行现代校园装备建设提供了参考。

  邢台市教育局组织从事实验教学骨干教师开展了系统的听课、评课、座谈、问卷等形式的调研活动,走访了21个县市区70所中小学,发放问卷5000份、教学仪器使用情况和质量调查表格1000份。

  首先,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继续推进“以应用,促装备”活动,基本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教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教学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加强装备目标管理,明确政府责任,落实投入政策。

  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建设目标。图书馆建设,在已有244所中小学省一级图书馆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有望达到800所,生均图书超过规程规定标准;实验室以及功能室建设全部实现标准化,按照新课程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开全上好规定实验课程,需要投入经费1.8亿元。在整体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同时,教育技术装备需要增加的投入超过2亿元,基本实现教育装备资源的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加快推进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应用典范】

  徐光远:贫困山区现代校园建设的践行者

  ■吴兴林

  在目前教育均衡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阶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战线上,涌现了一些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好校长。他们不等不靠,积极进行现代校园装备建设;他们广开思路,努力促进现代校园装备应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徐光远校长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素有“老山边贫库区”之称,在郧县城以西30多公里处的一片山洼里,坐落着一所“青曲镇中心小学”的农村山区学校。就是这所仅有40位教师、500名学生的山区小学,两年来却奇迹般地吸引了省内外教育界129次、3000多人组团前来考察学习。这所山村学校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有一位懂管理、善应用的好校长——徐光远。

  着眼发展 大修信息教育新干线

  53岁的徐光远,有着33年的党龄、31年的教龄,当中小学校长也已23年了,曾两度荣膺湖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多年的基层教书治校生涯,他深感“信息化是教育之必需、教学之必需”。决心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全力以赴启动教育教学全面改革。

  至今,青曲镇教师群中仍广为流传着“徐光远校园抢黄”的真实故事。徐校长的妻子曹克芬一直在家务农,2007年夏麦收时,妻子催他请假回家帮忙“抢黄”,当时他正加紧督促“班班通”建设施工,实在脱不开身,就在电话中耐心地给妻子解释:“你在家‘抢黄’,我在校‘抢黄’,你‘抢黄’不成误的是一季庄稼,这一次电脑配置再不上马,就可能误了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让农村山区学校也早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2000年起他就积极采取“分批投入、滚动发展”的措施,陆续投入近50万元添置电教设施,积极致力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当时在国家无力投入大笔资金的情况下,他不等不靠,通过向供应商赊一点、向上级部门争取一点、向银行贷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的方法,先后建起了学生微机室、教师电子备课室、总控室、红领巾电视台。并于2007年实现了网络教学“班班通”,成为了十堰市城乡第一个率先实现农村远程信息化的农村乡镇中心小学。

  多措并举 打好现代校园应用战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很多农村学校都安装了各种远教设备,以期拉近和城市学校的差距。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也出现“重建设、轻应用”和“注重装备保护,忽视学生操作”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徐校长摸索了一套自己的解决办法。

  高科技的设备离不开高技术的师资,于是他将眼光盯向了教师培训,一方面,他精心选购了多媒体应用书籍,供大家参照学习;另一方面,他又邀请郧县教育技术装备站和学校网络管理员,每两周为教师们作一次电脑应用提高全员培训,并将此类活动作为学校继续教育中校本研修的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由于青曲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基本都是农村孩子,他们的现代意识和信息素养不能和城市孩子同日而语,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徐校长如是说。一是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化:学校从三年级起,每班每周开两节信息技术课,基本实现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化。二是设置小网管,服务众学生:为进一步用好有限的“班班通”资源,学校要求各班精心挑选出5名责任心强、品行好、电脑运用较熟练的学生,做本班的网络安全管理员。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徐校长被同行们誉为推动十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领跑人。不断从外地回流的学生及其家长们作证、多次全县大型调研考试中名列前茅的成绩证明。农村基础教育战线需要更多徐光远类的应用践行者。

  教育信息技术提升“学校品位”

  ——烟台市工人子女小学现代化成长实录

  “学校品位”指的是一所学校的品级、质量、水平。信息技术的高标准建设和全方位应用及加速发展,使山东省烟台市工人子女小学的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校务管理,让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主要手段。

  信息技术为工人子女小学传统的校务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着管理的科学和规范。运用班班通工程中的“中控管理功能”实现对多媒体讲台系统的控制管理;运用“校园安全防范功能”,多布点对出入人员、学生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形成了围护于校园内的电子防护网。

  校本培训,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支撑。

  当网络畅通于工人子女小学每一间教室、每一个科室的时候,基于现代理念的教师培训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实现教师实时培训。建设1634个网上课程,让教师不受时间限制,根据需要选取课程进行自学。建设200G容量的内网资源,为教师在线自学、互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

  实现教师资源管理。建设教师培训网站,对教师各项资源进行全面记录,展示个人风采,进行个人规划,积累优秀资源。对教师资源的分类管理,使教师在群体中快速成长。

  实现教师成长记录。建设教师个人成长网站,让教师在个性化地表达中对自我进行有效管理,在纵向比较中自我提升、享受成功。建设教师成长博客,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描绘自己的教育生活,理性地透视教育事件,实现着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过渡。

  常规教研,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承载。

  信息技术改变了工人子女小学常规教研的程序,一线牵动,群体联动,让常规教研更具科学性、更有实效性。

  共享资源。改变以往教研纸笔记录的方式,进行“集体分工、独立备课、间周通课、个性修改”的网络备课方式,让统一的模版承载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资源;让备课、活动、考核、资源等信息存于内网空间,实现常规教研信息的动态管理。

  互动教研。运用自动录播教室,进行“微格教学”研究,对所教课程全程回放、细节研究;实现互动教研,支持两校、多校教师互动,使异地同步教研成为可能,实现教师的异地同步发展,为缩小校际教师素质差异,整合区域性教育实力提供了范例。

  互动教学。运用班班通的“视频会议”功能,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一人主持、多人辅助的广播、互动教学模式,让多班、多校孩子共享高效的教学过程;解决师资结构性缺编现象,将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堂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引领更多教师的发展。

  课程整合,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主动认知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让工人子女小学课堂走向综合、整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改变教学模式实现高效。形成“课件导入,提出问题;利用资源,研究学习;网上会话、协作学习;汇总信息,强化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导思路、导学法、导习惯,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尝试、自主探究、自主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开展综合活动实现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模式,形成了“网上学习、网下实践”模式。

  改革考试评价实现整合。运用网络加大考试开放性,用研究性大作业进行替代性考试。

  课题研究,让信息技术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强大平台。

  信息技术为工人子女小学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让我们信息技术课题的选题更面向了学校发展的实际,更具前瞻性,也让每一份课题研究的成果成为师生共用的课程资源。

  建设专题网站,搭建学习平台。在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海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实验中,师生本着“建用并行”的原则,开发七大板块、几千条信息的学生专题学习网站,形成“资源类”、“学科类”、“研究性”、“活动类”学习模式,课例在全省、全国获奖,课题成果成为全国优秀。

  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网上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作为“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十一五”滚动课题,由各自为政的单机网络课程资源开发,发展为共用平台的开发方式,运用了边开发边应用,边应用边研究的科研方式,让我们的8份课程资源、3个教学实录分获省奖。

  (山东省烟台市工人子女小学 王小康)

  【精品展示】

  背景信息:在目前的多核电脑时代,单台电脑的计算能力其实是过剩的,特别是在教育行业的电脑教学或应用中,很难有应用能够占用电脑100%的计算能力(特别是针对图书馆的资料查阅系统、电教室/实验室配置的电脑等),通常的资源占用率不过20%多而已。

  惠普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

  助力教育用户实现多方位教学提升

  对于中国教育行业来说,硬件资源不足、经费不足是困扰校长们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全国高校、职校普遍处于学生数量激增、设备不足、教育资源分配困难的状态。针对这样的挑战,惠普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Multiseat)应运而生。

  工作原理:主机+零客户机,形成高效分享

  惠普多座席共享技术采用的是共享资源计算模式,众多零客户机设备通过USB电缆连接到一台主机。这些零客户机利用主机过剩的计算资源,作为附加的计算站点运行。由于所有硬件均运行于一个熟悉的Windows平台上,因而可以扩展计算环境,允许多用户同时使用,降低成本并优化电源效率。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的主机部分,是一台惠普的MS6000纤小型台式机,通过B型USB接口可以连接1~10套客户端,实现多人共享的功能。t100零客户机则是一个小巧的黑盒子。

  优势之一:更少成本,满足更多需求

  由于惠普解决方案中由主机和高性价比、低功耗的零客户机组合使用,能够节约一半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原本购买20台传统台式机的费用,现在则能购买40人使用的惠普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将教学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不但如此,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的零客户机数量也是可选的,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需要逐渐增加。

  优势之二:节能环保,可以持续发展

  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的一大优势在于节能。首先,其主机MS6000本身所配的电源转换效率最高达89%,但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其零客户机仅需要通过USB供电即可运转,实际功耗仅为2.5W。如果撇开显示设备不算,采用这一方案所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传统多台PC的20%,而且由于其零客户机功耗小,结构简单,无论发热量还是噪音都远低于传统多台PC的方案,噪音可以减少90%。

  优势之三:易于维护,工作事半功倍

  采用多座席共享解决方案后,主机数量只有传统电脑教研室的1/5或1/10,对于学校IT设备维护人员来说,工作量也会大幅降低和简化。由于零客户端是简单易行的USB即插即用设置,只需插入后即可开始使用,所以部署起来非常简便快捷。

  此外,凭借Windows MultiPoint Server 2010,多个用户可共享一台主机,获得多达12种语言支持,同时主机上不必安装额外的视频卡。提供两种配置,基本型配置最多支持5个用户,扩展型配置最多可支持10个用户。

  龙羽音乐电子示教板

  开启e时代音乐教学

  在没有音乐教具的时代,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读懂那些枯燥的音乐元素,从而步入神圣的音乐殿堂;后来,有了简易的电子音乐教具——五线谱教学板,但它只能完成简单的识谱教学,音乐教师依然需要一会儿黑板前、一会钢琴边地来回走。在当前这个全方位e化的时代,我们的音乐课堂需要更加完善的教学工具,解放教师的手脚,让师生在简单方便、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音乐,欣赏艺术。由北京龙羽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龙羽牌WJ901系列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音乐课堂的这一空白,在全世界也是首创。

  键盘乐器属定音乐器,最易入门,最适合音乐教育。而键盘与五线谱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它直观地反映着国际通行的十二平均律。该系列产品将键盘、五线谱表、调名、调号、音名等集成于一体,以键盘为核心,通过“音阶尺”、“音程尺”、“和弦尺”等滑动标尺,将它们巧妙地联系到一起,使键盘、音名、谱表在音高上的对应关系、音调之间的音程关系、和弦的构成、调号#、b号的产生原理等乐理知识变得简捷直观、清晰易懂。并且创造性地把键盘竖立起来,面向学生,老师的演奏指法和技巧一目了然。用教鞭指在五线谱上,同手弹键盘一样,也可听到准确的唱名。

  龙羽WJ901系列产品全部采用数码电子钢琴音源,有129种音色、100种节奏、80首示范曲,把听、唱、奏、读、写五大要素集于一身,实现真正的全面乐理教学,为“普及音乐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作出了贡献。它是一种特殊的“乐器”、更是一种崭新的教具,严格来说它是一种讲授音乐知识的乐器,这个名为“音乐电子示教板”的教具,被音乐老师们称之为“全面乐理教学的魔板”。

  音乐无国界,该示教板已走出国门,销往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摩洛哥、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白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

  运用信息技术打造高品质现代校园

  ——威海市城里中学信息化发展侧记

  威海市城里中学始创于1403年,植根于明代威海卫文庙内,六百余年来文脉不绝,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各类专用教室和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已张开拥抱教育现代化的宽广胸怀。

  建设校园网铺建信息化高速公路

  城里中学早就按照“注重实用,应用第一”的原则组建了集信息交流、行政管理、教育资源、教学科研、德育管理等于一体的校园网。2006年搬迁新校,又重新铺设校园网,对外采用光纤与教育局内网连接,统一通过教育局网络连接外网,完成“校校通”工程。依托于校园网,学校又实现了“班班通”,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于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为了架构家校沟通桥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在校园网上开通“家校互动平台”,教师反馈、家长参与、学生应用的三位互动信息化教育模式,在城里中学风生水起。2008年,办公自动系统的引进又进一步延伸了校园网的现代化触角。这套系统依托于校园网服务器,通过在教师个人电脑安装客户端,实现了自动登录完成信息的点对点或者全面发布、接收,实现了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分析、学校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建造全自动录播教室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速

  全自动录播教室通过红外定位技术达到自动录制课堂教学。录好的课通过网络直接上传到录像存储服务器内,并自动发布到校园网站中,执教教师可以在讲完课后通过该网站直接观看自己的视频录像,其他教师则可以通过该网站观看实时授课现场。同时引进的电子白板系统,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以其自身的互动性和操作性特点,使教师脱离鼠标的羁绊,补充了从演示性多媒体教学到网络条件下的个别教学之间的空白,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让课堂更多地从预设走向生成。

  打造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培养创新型现代化人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现代化人才,也是城里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打破传统实验室的局限性,城里中学率先在环翠区内建起高标准生化、物理探究实验室,引进现代先进测量技术,基于计算机平台使用,融合传感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软件技术,真正意义上有力保证了实验教学从传统模式迈入数字化信息技术化。在城里中学的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学生利用各种各样的探究设备和工具,包括各种采集器、传感器,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进行多方面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展现了教育的生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形成,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

  开放式法制教育电教馆让德育迈入教育信息化之路

  为了增强法制教育影响力、找到更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法制教育途径,城里中学建造了辐射全市中小学的开放式法制教育电教馆。在这里,可以在任何时间开始虚拟参观;也可以点开电脑触摸屏,自行浏览关于法制教育的文章、视频、案例等;对于学生印象深刻的法制内容,学生还可以推荐给家长、朋友,他们可以通过任何一台电脑来浏览城里中学的法制教育网站,参加互动社区等。

  多功能报告厅搭建现代化交流平台

  城里中学多功能报告厅采用全套JBL音响,CREATOR会议发言系统,拥有专业的EIKI工程投影机及250寸的大型投影幕,设计了专业的灯光系统,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报告厅内安装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也为全市教师提供了足不出户就可与专家进行现场交流的机会。自2006年迁校至今,学校先后邀请“知心姐姐”卢勤、魏书生、李镇西等国内知名教育家以及国际赏识教育学会会长区月晶、马来西亚曾桂安校长等国际教育学家,为全区教师作交流、指导讲座。此外,城里中学还多次承接环翠区大型文艺活动。

  多元现代化教育设施为学生开辟全面发展新天地

  “善教乐学,人人成才”,这是城里中学始终不变的发展愿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乐学、成才,城里中学先后设立了动漫创作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演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陶艺坊、形体训练室、美术室、校园电视台等。在这里,每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自主报名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网页直通车、电脑机器人编程、电脑动漫制作、四驱车、电脑机器人、FIFA电脑足球等活动小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全天候开放,资源共享。

  涓涓清泉,生生不息,回溯着“以文化人,源远流长”的清泉之源,践行着“力行圣贤,德才并育”的教学理念,怀抱着“善教乐学,人人成才”的教育愿景,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高标准、大投入,又让这所现代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我们坚信,城里中学2600名师生坚持不懈,用心积累,真心开拓,城里中学这条教育信息化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ca88会员中心